找到相关内容324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满谦法师:佛教的国际交流

    往来,以佛法真理从事国际交流,宣扬和平。佛教典籍中记载了佛陀宣扬四姓平等,人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,打破阶级制度,提倡平等、慈悲,以佛法来倡导国际间相互交流,促进十六国之间能够更和谐相处。  佛经中的《...

    满谦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570741.html
  • 观所缘缘论释解

    不一,一则不二﹔而汝违此,岂为应理。  有众多相﹔凡诸有色合聚之物,皆以地等四大为性。彼  皆自性有胜功能,青黄等相,随事随根而为了别。即此于其  众多相处,极微之处有总集相﹔即将此相为眼等识所行境故...  无别积聚体可得故。缘彼根识便成相状,无有差殊﹔由此方  成于尘自体是所缘性,复非于彼无别相处覆审之缘。异解性  故。  彼以总聚为极微境者,以了别瓶等时之囗等,与他众  聚,体无分别﹔囗等即众聚故...

    欧阳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070817.html
  • 佛经同形义异词举隅

    僧处分过量无难无妨处一僧伽婆尸沙,若比丘僧不处分过量有难有妨处。  这段话是佛经中的戒律,由此可知,处分一词在佛经里的使用频率极高,是  页7  当时的一个常用词。这里的意思是〝共与相处办事〞,其中...

    竺家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3270860.html
  • 明太祖与僧道——太祖的宗教政策

     廉洁无过,而后方可。(注46)太祖并于亲制《大诰》中规定  ,凡僧道不务祖风,但以混同世俗,交结官吏,为人受寄生  放,有乖释道者,处以弃市之刑。(注47)明太祖最忌僧民混  杂相处,为了区别僧民,...

    朱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3371097.html
  • 试论在西夏的藏传佛教僧人及其地位、作用

    以后,也就是从西夏中期开始,西夏与河湟以及河湟以南的吐蕃人再未发生过战争冲突,一直是和平相处。究其原因,不能说没有藏传佛教及吐蕃僧人的作用。  3、从藏传佛教自身来看。  藏传佛教的精髓是藏密,藏密的...

    孙昌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971181.html
  • 追思华梵大学创办人晓云法师

    几方面来看:  一、揭橥“觉之教育”  晓云法师深感科技昌明、教育普及,然而人心困顿,是缘于现代教育偏重专业技能,忽略善导人心,以及与宇宙、自然、人伦相处之道。她最关心社会问题、人心净化的问题;因此...悲、喜、舍”  四无量心,都是与人相处之道。  二、艺术薰陶潜移默化  古德圣哲之名言:“志于道、据于德、依于仁、游于艺。”法师素来力主艺术有助人文教育之养分,且由于本身为艺术家,当然特别重视美育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671324.html
  • 亦禅亦教衡岳山

    四川锦竹人。始学于成都唐公,次资川诜公,年24 岁到荆州玉泉山依惠真出家。遵师嘱居南岳设教,从其化者万计。后离开衡山,到通相处学 经律,又到广州向慧日求教。慧日开导他不可超然独善,应依《无量寿经》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671361.html
  • 茶禅七日

    。虽然,他所在的阶段没有举办过茶会、说法会,可珍惜相处,发奋努力的精神影响了整个今川家,使其重新兴旺。  一期一会,从今川家的中兴里可以理解到不一定要从喝茶或说法中去明白。平常道是为道与心,樱一殿...

    今川义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4471524.html
  • 叶小文:齐心协力办好“世界佛教论坛”

    理工大学的演讲中精辟指出的: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、和而不同、和实生物的思想。“以和为贵”就是说国家之间、民族之间、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、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;“和而不同”就是说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既能容纳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2673193.html
  • 淨因法師:和諧社會,從心開始

    而在大众之心。人的心一旦受到染污,在贪、瞋、痴等不健康思维影响下,便会做出损人利已,甚至损人不利己的行为,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极其复杂,无法和睦相处,大众之心无法安宁;众人之心不安,社会怎能和谐?...

    淨因 (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673201.html